乐群智研·公开周⑬︱德润体魄,教启心灵——体育学科教研

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探索新课标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提升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2025年10月24日下午,福州高级中学举行2025-2026学年市级教学开放周体育学科教研活动,福州高级中学初中部的翁华珠老师、高中部的潘志聪老师和福高教育集团校闽江学院附中的江如老师分别在初中部乐群体育馆和高中部足球场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邀请到福州教育研究院后勤处副主任、中学体育教研员江建吉老师和福州第二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刘巍老师担任评课专家。


初中体育学科

多元融合创新赋能“思政一体”——翁华珠老师执教《体能—反应能力与灵敏性》

翁华珠老师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2022年版)》为纲,构建“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通过“快速接笔”实验导入科学概念,结合视频演示与5米折返跑、绳梯训练等分组练习强化技能,更以太极八卦图为纽带解读八卦掌“走圈”与灵敏性训练的共通性,让学生在运动中领悟传统文化;“反应接力赛”让学生在竞技中锤炼体育品德,分层练习与课后作业兼顾个体差异,助力培养科学锻炼习惯。

创新课堂,评价引航——江建吉老师专业点评

评课环节中,江建吉老师对本节课给予高度肯定,他认为翁老师的课深度契合2022版新课标要求,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合,且充分彰显单元整体设计的“教学思维”,是一节成功的市级岗培示范课。

高中体育学科

精准发力,锻造青春体魄——潘志聪老师执教《体能强化:灵敏与速度》


在足球场上,潘志聪老师为我们呈现一堂节奏紧凑、科学高效的体能练习课。课堂伊始,潘老师以富有节奏感的动态热身激活了学生的身体机能。随后,他巧妙利用绳梯、标志碟等器材,设计了多种方向的移动、急停、变向练习,将枯燥的体能训练转化为充满挑战的趣味游戏。学生们在精准的指令与及时的反馈中,不断突破自己的反应极限和移动速度。整个课堂组织井然有序,运动负荷安排科学合理,充分体现了潘老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对体能训练的深刻理解,展现了高中体育课堂的强度与深度。

刚柔并济,绽放活力风采——江如老师执教《搏击操》


江如老师则以一场激情四射的搏击操课,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课堂气象。动感的音乐瞬间点燃了全场气氛,江老师将搏击的刚劲有力与操课的韵律美感完美融合,一招一式都充满了力量与自信。教学中,江如老师不仅注重动作的规范性,更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通过分解教学、小组合作练习、组合展示等环节,鼓励学生释放压力、展现自我。学生们在汗水中挥洒青春,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自信,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这堂课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心肺功能和协调性,更培养了其勇敢、果决的意志品质,是体育与健康教育、美育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

高屋建瓴,点睛赋能——刘巍老师专业点评

在两节精彩的展示课后,福州二中的刘巍老师进行深度而精彩的点评。他首先高度肯定了两位开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创新精神。针对潘志聪老师的课,刘巍老师指出,这是一堂“目标明确、结构严谨、负荷科学”的优秀体能课范本。他特别赞赏了潘老师对练习密度的精准把控和对每个学生动作细节的关注,体现了“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同时,他建议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融入更多情境化、对抗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更具挑战的环境中应用所学技能,进一步提升练习的迁移效果。对于江如老师的课,刘巍老师用“有激情、有活力、有创新”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江老师成功地将一项专业性较强的运动转化为普适性高、参与感强的课堂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这对于改善学生体育参与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刘老师建议,可以在教学中适当渗透搏击运动的文化背景和礼仪教育,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更能理解“以礼始,以礼终”的体育精神内涵。

本次市级公开课活动,不仅是我校体育教学成果的一次成功展示,也为全市体育教师提供宝贵的交流平台,对推动我校体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 :